中国女排又一次回家了,这趟熟悉的行程已经走过52次,几乎是球队的第二人生! 想象一下,一个体育团队的集训历史比许多人的职业还长,就在今天傍晚,这些姑娘们一下大巴车,直接拥抱了福建漳州的暑气,没在北京多待一秒,连喘气的时间都省了——这种闪电般的转移,简直是对“娘家”的硬核忠诚,数据背后的坚持震撼了无数球迷。
凌晨抵达北京首都机场的画面还没凉透,照片已经在网上炸开:蓝色大巴车上醒目的“福建”字样,球员们推着行李箱鱼贯而下。 主攻手吴梦洁一手拉箱子,一手背背包,汗珠子浸透淡蓝色短袖;前面的庄宇珊,那个福建本土姑娘,笑得眼都眯成缝,直呼“终于到家了”,整个人轻快得能飞。 教练团队清一色黑短袖黑长裤,助教杨昊忙着接应队员,主教练赵勇在队伍后方淡定指挥。 机场到基地的奔波里,没人喊累,行李箱一个个被工作人员热情扛起,送进电梯,场面活像个家庭聚会。
队伍细数起来,整整25人——16个队员配9人教练团,涵盖主教练、助教、队医和领队。 福建漳州的基地拉出横幅“热烈欢迎中国女排第52次回娘家! ”,蓝天白云下,标语刺眼又温暖。 这趟集训备战的是八月世锦赛,名单原定24人,但实际抵漳的只19位,比之前世联赛少了几张面孔。 像副攻单琳倩,这会儿早跑去支援U21队伍了,自由人郑欣怡则提前回福建女排歇脚,据说她大概率回归集训,球迷都在盼她归队。
展开全文
李盈莹的动态成了焦点。 这位核心主攻手还困在天津做恢复训练,网上流传的照片显示她练替补自由人项目,连扣球动作都暂缓。 明明参加过北京集训的人,能不能赶在漳州集结? 球迷群里实时刷消息,一旦她启程,大伙儿就能猜世锦赛出战可能性。 不过此刻,基地里的氛围没半点焦虑,队员们顶着闷热练起基本项目,场馆空调嗡嗡运转,汗水滴在木地板上的声音清晰可辨。
球队入住后没浪费一刻,教练组立马部署计划。 训练馆里器械齐备,老队员们熟门熟路带新晋球员,像庄宇珊这样的东道主,自然地给外地选手介绍本地小吃。 工作人员端上冰镇饮料,帮着张罗房间,气氛轻松得像过节。 网上一片实时讨论:这趟52次“回娘家”背后的故事,有人翻旧照对比,从老一代女排的苦训到新一代的科技备战,数据线接成了时光隧道。 李盈莹的天津教练稍早受访提到恢复进展,虽没细说时间点,但粉丝们早扒出她过往伤病记录,分析复出概率。
基地食堂飘出闽南菜香时,队员们陆续下楼吃饭,主教练赵勇简短开会强调节奏。 媒体镜头捕捉细节:汗水浸透的球衣、行李箱里塞满的能量胶、队员们相视一笑的默契——这些画面成了直播热点。 漳州本地天热难熬,球员们没抱怨,训练强度直接拉满,仿佛每一拍扣杀都在和世锦赛倒计时对抗。 郑欣怡的归队消息还没敲定,助教杨昊倒是对媒体咧嘴笑说“娘家基地有魔力,谁来了都不落空”,惹得评论版刷屏“期待新化学反应”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